全民摇号买房的背景下,我似乎感受到了舆论的各种狂欢。
而在各种浪潮下,有这么10场看似荒诞的对话,我想和你分享。
01
一个大爷选了很久,终于看中了目标的房子,虽然认筹金很高,而且要摇号,但是这也认了。
来到售楼处门口,看人这么多等得久了估计有点生气,对着销售员咆哮:“把你们领导叫出来,老子现在就要买房,我是全款。”
话音刚落,后面几位叔叔阿姨齐声说:“这里全部都是全款的,请排队!”
02
一个朋友要参加项目摇号了,刚好也认识这个操盘手,所以微信问问现在什么情况。
“这次买房3:1啊,我会不会买不到?”
“你绝对买不到啊,买到的概率20:1吧!”
“为啥?”
“有钱人一个拿10个号,看上去整盘是30%的概率,但是平均下来他们是90%,你是10%,换句话来说,你大概率上是排了队也没有工资的群众演员”。
03
“如今最权威的房地产信息不是来自于网上房地产,而是房产公证处。”一个十年地产人的日常吐槽。
04
两个地产人的午间吐槽:
“领地这一次开盘真有指向性意义,对宜昌楼市有非常深刻的影响,我做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研究。”
“这一次领地开的什么户型的房子?”
“不知道”
“不知道那你研究的啥。”
“那些买家都是谁,公司买房怎么破限购,认筹金都怎么来的?”
05
“恭喜你,摇到了我们的购买资格,请问你买什么户型?”
“我其实还没想好是否买房,就看便宜碰运气摇一下的。”
“那你到底买不买,不买就下一位!”
回头看了眼后面人焦躁的眼神:“买买买,120平米的那个户型,全款!”
06
一个项目日光卖完了,操盘手也轻松了,一个买房人这样问操盘手
“这一次你们卖100套房子,摇到几号结束的?”
“大概130号左右卖完了。”
“为什么会有30个人放弃,因为资金不够吗?”
“不是,有的人拿了两三个号,摇到了重复的。”
“敢情这需求也是虚高啊!”
“我管他虚高不虚高,反正我日光了,而且说出去一套房子三个人抢,多有面子!”
07
某项目即将6月开盘,准备了下最近四波营销推广节奏:
第一波:项目没有授权任何中介拿号,请大家注意不要上当(附上盖公章的严正申明)
第二波:项目拿到预售证,即将开盘(附上一房一价表)
第三波:项目摇号公示(附上摇号名单)
第四波:项目日光(附上血红色的销控表)
“如果不火爆怎么办”
“营销推广一切不变,自己注册100家公司,不火爆也要做成火爆”。
08
“最近的预售证又拿不到了”
“为什么,前阵子还说这个月可以拿到”
“和我们差不多价格的项目卖的太好了,市场影响不好”
“所以我们就要延后?”
“是的”
09
“以前不是真爱的都不敢假离婚买房,现在亲戚关系不好的都不敢用亲戚名义买房,买房摇号的背景下,广大民众的家族凝聚力得到空前的团结。”来自公司一位90后的神吐槽。
10
最后一个,一对小情侣之间的对白:
“我爱你”
“我不希望漂泊的过一生。”
“我也有钱,我愿意全部给你!”
“不要这么幼稚了,我是看中钱的人么?”
“我也有房票”
“死鬼,晚上我去你那。”
以上所有的内容,你可以理解为段子,也可以认为事实,反正是真是假我觉得不太重要,但是有些观点想和大家分享,也希望可以引起你的思考。
首先我需要强调的,现在的所有政策初衷都是好的,希望大家可以更加公平合理的买到价格合适的房子。
但是在落地的过程中发生了一点改变。
这个世界上有2个厉害的物种:钱和人,总是可以最聪明的做着各种决定。
而当他们合体后变成的有钱人,那几乎可以用恐怖来形容,他们总是在市场上游走,寻找最稳妥且收益最大的投资产品。
很显然,此刻的宜昌楼市,就成为他们很好的目标。
说实话,摇号不是关键,影响最大的应该是项目预售证打折然后摇号售卖,这本质上就是双重模式对外诉说当下房子可以给到的投资空间。
我们都知道,投资永远是反人性的,越难买的东西,就越想要购买,所以在这样的逻辑倒退下,行业里的需求、开发商的供给以及各种策略,似乎都发生着改变。
1、摇号增加了投资属性,所以投资买房的需求开始增加。
2、需求一定是有虚高的,性价比助推了真正有钱人拿更多的号参与买房,所以市场上真实的买房人数量是要打折的。
3、有钱人多拿号,本质上降低了普通人买到房子的概率。
4、部分手握房票但没购房意愿的客户因为这样的摇号和舆论传播,也参与了摇号,这样的过程本质上也助推了成交。
5、购房需求本质上不会因为摇号与否会改变,但是摇号这个动作增加了市场的焦虑感。
6、摇号极大程度的弱化了营销团队的创作积极性,从而简单的用重复营造哄抢实现传播效应。
当房子有了投资属性之后,一切的调控就会变得复杂,当这个属性依然存在的时候,各种的政策就会出现蝴蝶效应。
因为说实话,资本是逐利的,投资是反人性的,而有钱人,实在是太聪明了!